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乌文琳[1] 周学章[1] 黄育英[1] 邵平阳[1] 杨易平[1] 徐晓菲[1]
出 处:《嘉兴医学》2003年第5期276-280,共5页
摘 要:目的:对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患者247例进行24年之久第8次追踪调查,以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和吡喹酮药物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对247例患者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肝肾功能、乙肝三系、丙肝抗体、血吸虫免疫及肝纤维化指标测定,同时作B超检测。结果:247例中脾脏较前增大者43例(17.41%);丙肝抗体均为阴性,而乙肝三系中,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1例,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8例;血吸虫免疫测定中环卵沉淀试验复查均为阴性,而间接血凝阳性12例(4.8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38例(15.38%),2项均为阳性12例(4.86%)。另外对162例患者进行肝纤维化指标测定中,有121例(74.69%)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高,而体力恢复尚可。结论:247例中有124例患者在治疗后24年间生育142胎,均未发现畸胎及其他异常情况,体力恢复尚可。说明该药物安全有效。但治后仍可见部分病例有脾肿大、肝纤维化指标不同程度增高,血吸虫免疫测定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等,提示血吸虫性肝病虽经杀虫治疗后其肝纤维化仍可继续发展,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很有必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