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年第3期98-104,共7页Jorunal of Yunan University Law Edition
摘 要:精神损害赔偿在民法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在我国民法理论中的发展并不完善,在司法实践中也不够健全。除去制度上的设计外,在精神损害赔偿案件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中,这一部分内容的实施又存在许多的缺陷。本文不是从立法的角度或制度的设计上对我国民事精神损害赔偿中的法官自由裁量权作何评价与质疑,而试图从适法的角度,参照国外相关理论,对我国审判制度中法官如何将抽象的立法转化为具体的司法公正,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些个人见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