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里赞[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出 处:《中外法学》2001年第5期621-629,共9页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摘 要:法律变革是清末新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从法制史的纵向视角看,这一变革实际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观主体地位的跌落,并最终促成了中华法系的瓦解;而从清末整体性的制度改革即当时人们所说的“变法”这一横向框架看,法律法制的变革只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生在近代中国社会、思想的空前大变故之中。因此,任何脱离或背离了这个重大背景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都是不充分的。然而,过去法学界对法制史(以及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和史学界的研究倾向有明显的距离,法学界更多注重法律文本和制度本身,而史学界则偏重于时代的思想社会背景(当然都只是相对而言)。本文尝试结合法学与史学的双重取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