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430022
出 处:《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年第3期190-192,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摘 要: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研究鼻腔通气功能的重要性,并随之研究出多种测量鼻腔通气度的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鼻科学的发展。目前,新的检测方法不断出现,虽各有优点,但仍有不足。现对鼻腔通气度检测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检测流量的方法 早在1882年Paulsen等撰写了许多关于鼻腔气流的著作。其后Zwaardemaker(1889)和Glatzel(1903)先后采用带有刻度的金属板置于鼻孔之前,根据呼出气流中水蒸气在金属板上凝集范围的大小和时间来判断鼻腔通气度。Heetderks(1927)
分 类 号:R765.04[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