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和菌株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景云[1] 张军民[2] 罗燕平[2] 马越[1] 胡昌勤[1] 金少鸿[1] 

机构地区:[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北京100050 [2]301医院微生物科,北京100853

出  处:《世界感染杂志》2003年第4期296-299,共4页World Journal of Infection

摘  要: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现状,并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的聚类分析,探讨住院患者分离株的相关性.方法: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细菌的耐药性分析用WHONET5软件,聚类分析使用SPSSl0.0统计学分析软件.结果:①2001年301医院共收集每一个患者首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llO株菌药敏试验监测数据,59株分离自内科住院患者分离,32株分离自门诊患者,分别占53.6%和29.1%.内科住院患者分离的菌株46株来自痰标本,占78,O%.②内科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分离的菌株对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22.4%和12.5%,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氨曲南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5%、9.9%和17.6%,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内科和门诊患者分别捡出13株、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分离率为22.0%和9.4%.③聚类分析将内科病房的57株肺炎克雷伯菌分成头孢噻肟敏感株类和头孢噻肟耐药或中介株类.类以下又可分成各具耐药特点的群或亚群.根据欧氏距离的平方确定菌株间的相关性,菌株446033和446923、284675和450752为分离自相同时间段的多重耐药株,疑为院内感染的同源性菌株.结论: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是治疗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数据的聚类分析对于确定肺炎克雷伯菌株间的相关性、监控感染的传播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 键 词:肺炎克雷伯菌 内科 住院患者 门诊患者 耐药性分析 菌株 头孢噻肟 聚类分析 有效药物 同源性 

分 类 号:R378[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R978[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