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抒情话语——论戴望舒诗歌的意义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祥安[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62-69,共8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戴望舒的研究长期为个人主义到**的论式束缚,它必然导致一元化的文学史观。在中国现代,在面对公众的公共抒情话语之外,同时存在着面对个人的私人抒情话语,戴望舒的文学史意义,正在于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私人抒情话语的守护者。文章论述了戴望舒抒情话语的领域、风格、方式,并指出,戴望舒的局限不在于私人抒情话语的性质,而在其或因沉湎于“我”而缺乏审美距离,或因符号化而缺乏具体的美感。

关 键 词:戴望舒 抒情 话语 诗歌 文学史观 审美距离 文学史意义 必然 缺乏 存在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