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国外丝绸》2004年第6期10-13,18,共5页silk textile techmology overseas
摘 要:为赋予纤维素织物抗皱性能和尺寸的稳定性,人们运用各种化学药品作为交联剂对纤维素织物进行抗皱整理。最常用的整理剂是2D树脂,但由于该试剂有释放甲醛的趋势,人们开始致力于探索无甲醛抗皱整理剂,如聚合多元淡酸(PCA)或乙二醛。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多元羧酸是1,2,3,4-丁烷四羧酸(BTCA)和柠檬酸(CA)。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一种分析方法能够定性和定量地测定已与纤维素织物反应的交联剂的数量,但运用HPLC法(固定相:Aminex HPX-87H,流动相:c1/2H_2SO_4=0.01mol/L)能对已与纤维素织物交联的无甲醛整理试剂进行评估。经多元羧酸PCAs或乙二醛处理过的棉织物能经受碱处理。结果表明,吸附在棉上的多元羧酸PCA经过皂化反应而被释放出来,而乙二醛则通过内部的康尼查罗反应转化为甘醇酸酯。因此,就可通过色谱法来分析多元羧酸PCA和乙二醛。同时,也能够分析出交联剂与纤维素反应中各种参数的影响以及在多元羧酸PCA处理织物焙烘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结构。
关 键 词:多元羧酸 无甲醛 抗皱整理 织物 抗皱性能 乙二醛 BTCA 纤维素 交联剂 醇酸
分 类 号:TS195[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TS190.2[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