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心室晚电位产生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卫泽[1] 杜修海[1] 胡静冷[1] 刘春梅[1] 

机构地区:[1]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心内

出  处:《人民军医》1993年第6期37-38,共2页People's Military Surgeon

摘  要:料材与方法住院患者705例,男414,女291例,平均年龄46±19岁。冠心病的诊断按1980年全国内科会议所确定的标准。高血压病按WHO确定的标准。心肌病的诊断以超声心动图、心肌抗体、γ-心功能及临床综合分析而确诊。入院后即给予检查,采用美国ART高分辨心电图信号叠加平均技术,以Simson法X、Y、Z三导联同步叠加200~400次心动后用40Hz高通双向滤波后进行分析,晚电位的判定标准在心电图除外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阻滞后:(1)总QRS时限>120ms;(2)QRS终末部低于40μV电位时限≥40ms;(3)

关 键 词:心脏病 心室晚电位 

分 类 号:R541.0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