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季玢
出 处:《上海戏剧》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Shanghai Theatre
摘 要:一 20世纪前期中国剧场理论走过了曾经的辉煌和历史的断层之后,至20世纪中国剧场理论终于进入了"自觉"阶段.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整个戏剧领域瞬间的彻悟和自觉,而是表现为某些戏剧理论者开始对戏剧本质和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与把握.剧场意识的"自觉"便是剧场开始从剧本的阴影下坦然走出来,成为自觉主体的言说对象,并在他们的不懈解读中恢复自身的艺术魅力的过程,是更明确的剧场本体的关注意识喷发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提到三个人:宋春舫、余上沅和熊佛西.因为是他们首先明确地向强固的剧本中心论大胆宣战,极力恢复原始朴素的剧场艺术魅力,并加以丰富扩张,从而实现了剧场意识的"自觉"和"复兴".而这三位正是在对戈登·克雷等的西方戏剧理论的译介过程中达到了如此的"自觉"和"复兴".可以说,戈登·克雷使得他们新生,并成为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人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