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葛德月
出 处:《小演奏家》2001年第6期33-36,共4页
摘 要:复调作品是钢琴教学中不可忽略的训练内容,但不难发现我们常用的教材多半是巴哈的作品,如巴哈初步、巴哈小序曲赋格、巴哈的创意曲、英国组曲、十二平均律以及亨德尔的一些复调作品等等。这些创作于18世纪的作品,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的儿童来说,不论是从音乐的语言、还是从音乐的内容逻辑结构,要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是极不容易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弹奏复调作品的技巧,中国作曲家尝试创作和改编了一些复调作品,他们在创作中注重采用中国儿童熟悉的曲调,而且适合儿童年龄特征义能使肯乐形象得以表达。《二小放牛郎》的创作也是这样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