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天艳[1] 蔺淑梅[1] 成军[1] 王琳[1] 张树林[2] 刘敏[1] 王建军[1] 黄燕萍[1] 杨媛[1] 白桂芹[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100039 [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61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第12期2893-2895,共3页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攻关项目;No.C03011402;No.C30070689军队"九;五"科技攻关项目;No.98D063军队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项目;No.98H038军队"十;五"科技攻关青年基金项目;No 01Q138军队"十;五"科技攻关面上项目;No.01MB135
摘 要:目的: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肝细胞中与HCV E1蛋白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 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CV E1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pACT2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半乳糖(X-α-gal)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增菌后提出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提出质粒并测序, 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获得了19个与E1蛋白特异陛结合的阳性克隆,其中16个克隆为已知蛋白基因和3个克隆为未知功能蛋白基因. 结论:成功克隆出与丙型肝炎病毒E1蛋白结合的肝细胞蛋白,为进一步研究HCV E1在HCV致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线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