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刚[1] 王春燕[1,2] 王文颖[1,3] 王启基[4]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兰州730000 [3]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西宁810008 [4]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出 处:《科学通报》2004年第24期2562-2567,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摘 要:物理保护是稳定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理解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中土壤作为碳汇(或碳源)所起的作用并正确管理土壤,首先应该知道特定的土壤中有多少有机碳是被物理保护的.通过密度分组和超声波技术将每个土样分为3个组分:自由轻组、闭合组分和重组,并分别分析每个组分的有机碳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顽固性碳含量.结果表明:(i)整个土壤剖面上,重组中的有机碳占明显优势,自由轻组次之,闭合组分中有机碳的分布最少,说明土壤中大部分有机碳是受物理保护的.随土壤深度增加,自由轻组有机碳由25.27%下降为3.72%,而重组有机碳由72.57%上升为95.39%.闭合组分有机碳为2.16%—0.89%.(ii)从顽固性指数看,轻组碳和重组碳的顽固性是相似的,甚至在土壤表层以下,轻组碳的顽固性比重组碳的顽固性高,说明轻组并非像经常定义的那样是最新鲜或很少被分解的组分,并且在表层10cm以下,受物理保护的有机质,其有机质质量也相对较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