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筱嘉[1]
出 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144-146,共3页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对"文学地域(地理)学"的研究就吸引了众多学者的视线.杨义呼吁要"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吴福辉勾勒出"京海冲突构造",湖南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多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近些年来,都市文学的崛起又已然成为世纪之交中国大陆文学最为绮丽耀眼的一道风景,并且愈来愈显示出它的辉煌前途.我以为,从地域文化和地域文学的角度来看,20世纪中国大陆文学的运行轨迹,正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由小城文学到乡村文学再到都市文学的演变态势.这种文学的轨迹态势,又与彼时彼地的社会与文化结构相对应.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或许会对于我们对文学史的反思和重构有一些新的启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