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易错PCR随机突变技术突变EPSPs基因研究草甘膦抗性机理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爱敏[1] 刘柱[2] 张怀江[3] 刘秀敏[2] 陈明[2] 陆伟[2] 李国勋[3] 林敏[2] 

机构地区:[1]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保定071001//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 [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 [3]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保定071001

出  处:《高技术通讯》2004年第12期37-42,共6页Chinese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摘  要:运用易错PCR介导的随机突变技术使高抗草甘膦的菌株的5-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莽草酸合酶(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EPSPs)基因发生随机突变,转入EPSPs基因缺陷型的大肠杆菌ER2799中,通过互补试验获得对草甘膦抗性明显降低的突变株AZ100。测序结果发现AZ100的EPSPs基因与未突变基因相比,碱基序列发生了两个位点变化,第792位的碱基由鸟嘌呤(G)突变为胸腺嘧啶(T),第1203位的碱基由胞嘧啶(C)突变为鸟嘌呤(G)。氨基酸序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第264位由甘氨酸(Gly)突变为缬氨酸(Val),第401位由丙氨酸(Ala)突变为甘氨酸(Gly)。二级结构预测显示此两个突变的氨基酸的位点恰好位于EPSPs与底物结合的关键部位。这两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导致EPSPs在有草甘膦存在的情况下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菌株的草甘膦抗性降低。将这两个突变的碱基位点与美国的专利保护位点比较,发现这两个突变位点均不在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随机突变 鸟嘌呤 PCR 缺陷型 甘氨酸 ER 突变位点 草甘膦 抗性机理 发生 

分 类 号:S512[农业科学—作物学] S48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