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兴[1] 戴进[1] 雷恒池[2] 徐小红[1] 樊鹏[3] 陈争旗[3] 段昌辉 王勇
机构地区:[1]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710015 [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3]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西安710015 [4]咸阳市气象局,咸阳712000
出 处:《科学通报》2005年第1期77-83,共7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科学技术部“西部开发科技行动”重大攻关项目(批准号:2001BA901A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175003)资助
摘 要:2000年3月14日14:15至15:49, 在陕西省境内实施了1次AgI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播云80 min (15:35)后, NOAA-14卫星接收的资料显示, 播云后云顶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折线云迹, 其长度为301 km, 平均宽度为8.3 km, 最大宽度达11 km. 形状与播云线相似, 位置和宽度有所不同, 可能为催化剂输送扩散所致. 为了证实云迹是播云物理效应的反映, 验证输送扩散模式的似真性, 利用3D非均匀非定常输送扩散模式, 通过催化剂输送扩散的数值模拟, 对15:35的模拟结果与卫星云图上云迹的多方面比较、对比分析表明: 云图上每段云迹都与每段催化剂的输送扩散一一对应, 位置、长度、宽度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云迹是播云物理效应在云顶的直观反映, 说明播云物理效应区能响应催化剂的输送扩散状况. 从各段云迹的显现、消失时间和宽度随时间的变化分析, 结合数值模拟结果, 发现每段播云线的主要影响时段约为20 ~ 80 min, 宽度达到较大的时间约为50 ~ 70 min. 通过比较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催化剂输送扩散的主要特征, 模拟结果也较为准确合理.
关 键 词:云物理 卫星云图 星云 NOAA卫星 人工增雨作业 变化分析 平均宽度 一一对应 扩散 催化剂
分 类 号:P481[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8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