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与临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仁光[1] 孙玉文[1] 刘爱纯[1] 冯国珍[1] 

机构地区:[1]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  处:《心血管病学进展》1993年第2期108-111,共4页Advanc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摘  要:1命名 1930年Wolff、Parkinson和White首先描述了一组心电图P-R间期短;QRS波增宽,并在其初始部有一附加波;临床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史的心电图症候群,当时称之为W-P-W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随着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电生理学和外科手术学的进展,已证实W-P-W综合征的解剖基础是房室间除有正常房室结通道(正道)外,还存有附加旁道,如Kent束(房室旁道,或称付束)、James束(房束旁道)和Mahaim纤维(结室旁道或束室旁道)等。其机制是激动通过旁道预先激动心室。因此目前认为对这组心电图症候群较为合理的命名是“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

关 键 词:预激综合征 诊断 

分 类 号:R541.770.5[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