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2]北京科技大学外语系
出 处:《电影艺术》2002年第5期87-89,共3页Film Art
摘 要:影像与声音是电影、电视的基本载体。任何影视理论与影视美学观念都无不是植根或生发于这一基本载体及其衍生事物而形成的。由于现代高科技—数字技术介入电影、电视及其影像与声音领域,必然导致当代影视理论与影视美学观念的更新。21世纪初年,中国电影理论界关于数字电影理论、“后电影”理论的探讨热浪不时涌起,以《中国“后电影时代”到来》为题的报道亦见报端。此间,有的论著认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降临,数字影像导致巴赞的影像本体论解体,颠覆了以摄影为基础的真实性概念,电影这一被“真实”统治的“王国”也渐渐失去它原有的美学特质,传统电影美学根基已然崩坏。为了建树正确的数字电影理论及观念,推动数字电影制作实践的良性发展,准确把握与观照数字影像同传统影像的本质与作用、数字电影的真实性概念以及数字影像美学同传统影像及其美学的关系等,于是,深化“影像”领域的探讨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本刊摘发原文的第四部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