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感染时间牛流行热病毒形态的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成[1] 刘晓滨[1] 郝桂玉[1] 谷守林[1] 姜绍德[1] 张坦[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哈尔滨150001

出  处:《中国兽医杂志》1993年第8期7-9,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摘  要:牛流行热病毒(BEFV)北京毒株接种BHK_(21)细胞后,以不同间隔时间收取其培养物,电子显微镜观察。同时,以微量板滴定法测毒。结果发现这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通过负染色和超薄切片法所制备的同一收毒期样品进行对比观察,发现细胞内的病毒数量没有释放到培养液中的病毒量多。用负染色观察到的病毒形态除了弹形和锥形外,不同感染期,还发现了许多其他形状,比如窝窝头形、短柱形、三角形、哑铃形及不正形等。大部分病毒粒子的底端一侧还附有均质胶囊样圆形物,我们称此为“背包”现象。

关 键 词:牛流行热 病毒 电子显微镜 牛病 

分 类 号:S858.235.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