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革”文学之难——兼答为余秋雨辩护者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古远清 

出  处:《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1年第6期44-46,26,共4页

摘  要:“文革”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弱项。过去出版的当代文学史,大都以一片空白取代对它的评价。其实,这并不科学。“文革”中也有与“四人帮”作抗争的“地下文学”及“潜在写作”,这就很有研究价值,如《天安门诗抄》及手抄本之类。就是一些“地上文学”,如“初澜”、“丁学雷”、罗思鼎”、“石一歌”之类的写作组的组织机构、写作方式、御用功能、文章社会效果及其成员的变化乃至笔名的寓意,也极具研究价值,从中可折射出特殊年代的时代风貌及知识分子被扭曲的心态。然而真正研究起“文革”文学尤其是“文革”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来,则比研究“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的创作要艰难得多。

关 键 词:“文革”文学 中国 当代文学 余秋雨 研究价值 文学理论批评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