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意味的舞台形式——话剧《安东尼与克利奥佩屈拉》舞台设计构思阐述  被引量:1

作  者:胡佐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96级

出  处:《戏剧艺术》2000年第6期120-122,23,共4页Theatre Arts

摘  要:舞台设计,在18世纪时它要求是“眼睛的音乐”,到了19世纪的自然主义则强调布景是“自然的一角”,而20世纪的构成主义,它追求的舞台形式是“动作的机器”,可是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又认为舞台设计中要做到“视觉的隐喻”,或者再比如中国传统戏曲反映的是“布景在演员身上”,而西方谢克纳的“环境戏剧”则又是在探讨“一个环境一个剧场”。

关 键 词:舞台设计 舞台形式 布景 谢克纳 中国传统戏曲 演员 安东尼 象征主义 戏剧 阐述 

分 类 号:J813[艺术—戏剧戏曲] I20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