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蒲正国
机构地区:[1]华莹市中医院,四川638650
出 处:《中医研究》1993年第4期9-11,共3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摘 要:“消渴”可见于现代医学之糖尿病。历代医家多认为其主要病机在于阴虚燥热,治疗均遵循上消治肺、中消治胃、下消治肾的原则。笔者在仲景治“消”思想启迪下,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探索,认为肾虚血淤乃消渴之主要病机,补肾活血为治疗消渴之基本大法。肾虚血淤致“消”渊源于仲景消渴与肾虚血淤之关系,源于仲景。如《金匮》云:“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而无热,此为阴伏,是淤血也。”“阴伏”乃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潜藏于下,阳浮越于上之意。
分 类 号:R255.4[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