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出 处:《古生物学报》1994年第4期509-517,547,共9页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摘 要:梁中发和王义刚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记载了产自黑龙江东部龙爪沟群六虎林组的菊石化石。这些化石标本保存相当差,均为压模标本,当时鉴定计有ArctocephalitespeideensisLiang,CalliphyllocerasyunshanenseLiang,OxyceriesyunshanensisLiang,Lobokosmoceras?sp.和Stenocadocerassp.(梁中反,1982);Arctocpthalites(Cranocephalites)hulinensisWang,Stenocadoceras?sp.和Gen.etsp.indet(王义刚,1983)9种。尽管他们记述菊石的产出地层名称不一,属、种鉴定也不相同,但这些化石确系产自同一层位或相当的层位中,而且都定其产出的层位时代为中佛罗世Bathonian期。最近,经重新研究这些化石的原标本后,认为它们应归于Kennicottia,Kossmaticeras和Pseudohaploceras(或为silesitid)这几个类型。从这几个菊石类型的地质历程来看。
分 类 号:Q915.818.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