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后丙型肝炎112例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寒松[1] 杨精珍[1] 蔡树 郑有为[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人民医院

出  处:《广东医学》1994年第1期21-22,共2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1989年9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及经血传播性疾病会议,对非肠道传播的NANBH及其主要致病病毒,被分别命名为丙型肝炎(HC)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国外报道了HCV克隆的成功及相应的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诊断方法的建立,为HC的诊断提供了依据。近年来,输血后乙型肝炎(PT-HB)发病率明显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PT-HC)相对增多。为了解HCV感染与输血的关系,现将我院收治的输血后的肝炎患者,进行血清抗-HCV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材 料 和 方 法 一、病例选择:本组病例为我院1991年11月~1992年9月门诊与住院患者,男135例,女81例,平均年龄44.5岁(4~82岁);共216例,其中112例系因肝、脾、胃、胆囊、外伤,肾脏及心脏换瓣等原因行手术者及血液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输血或新鲜冰冻血浆者,发病至采血时间数周至2年。 二、诊断标准:1.既往无肝炎病史。

关 键 词:丙型肝炎 输血 丙型肝炎病毒 抗体 

分 类 号:R512.630.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