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火器伤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和田[1] 李忠禹[1] 谭颖徽[1] 刘荫秋[1] 赖西南 陈云[1]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口腔科,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出  处:《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4年第1期15-17,共3页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

摘  要:实验用初速1500m/s,重1.03g钢珠致伤狗颌面部。伤后不同时间采用硝酸镧示踪法观察伤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发现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区,在距伤缘0.5—2.0cm范围的肌肉组织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在致伤2h后开始增加,6、12h增加最明显,24h基本恢复到接近伤前水平.提示:①距伤缘0.5cm以外的区域,肌肉组织微循环的损伤具有可逆转性,清创时保留距伤缘0.5cm处的肌肉组织是可以存活的;②颌面部火器性组织缺损的早期修复时间,从组织微循环恢复的角度讲,是有条件在致伤24h后进行的。

关 键 词:颌面部 火器伤 毛细血管 通透性 

分 类 号:R826.6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