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国家地震局武汉地震研究所
出 处:《世界地震译丛》1994年第4期8-14,共7页Translated World Seismology
摘 要:本文从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地震的发生过程,着重指出震源区内及其周围结构的非均匀性是产生前兆现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前兆现象可分成下列两种类型:其一是由应力增加引起的前兆。长期前兆一般属于此类。作为这一类型的实例,我们讨论了1983年日本海地震前群震活动性逐渐增强以及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的主震前震源周围地震活动性逐渐增强和出现第二类地震空区的现象。另一种类型是主破裂突然发生前因缓慢破裂过程而产生的前兆现象。短期前兆大体属于这一类。作为典型的例子,我们讨论了1934年和1966年帕克菲尔德地震的前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