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敏[1]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12-14,共3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过去 ,学术界多认为淮河流域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过程中 ,起着沟通黄河、长江流域二大文明中心的桥梁作用。而先秦文献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均揭示并证实淮河流域存在着独立发展的史前文化体系 ,且水平较高并极富个性。淮系文化与黄河、长江流域古代文化并存发展 ,互相影响 ,互相促进。本次我们约请了几位长期从事淮河流域文明研究的专家学者 ,依次论证了淮系文化的存在、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源头、淮河流域古代文明与海岱地区、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的关系及夏商周中原王朝文明对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影响和辐射等诸问题 。
关 键 词:考古工作 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遗址 原始文化 命名 新中国 淮安 区域 相互关系
分 类 号:C951[社会学—民族学] K87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2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