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泥盆世F-F之交菌藻微生物繁荣与集群绝灭的关系:来自碳同位素和分子化石的启示  被引量:2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龚一鸣[1] 徐冉[1] 汤中道[1] 司远兰[2] 李保华[3]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2]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3]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5年第2期140-148,共9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720204007204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批准号:20040491506)

摘  要:广西桂林杨堤斜坡相碳酸盐岩的无机、有机碳同位素,分子化石和相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从上泥盆统弗拉阶上rhenana带至linguiformis带顶部,d13Ccarb和d13Ckerogen正偏,其值分别从+0.43(?V-PDB)→+3.54(?V-PDB)和从-29.38(?V-PDB)→-24.14(?V-PDB),B(Ba=Ba/(Al2O3X15%))从0.015上升至0.144,TOC从0.02%上升至0.21%,V/Cr从0.3上升至2.0,Sr/Ba从3.20上升至49.50,表明晚泥盆世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生物量和生物产率以及有机碳的埋藏量是增加的,水与沉积物界面附近由富氧到少氧,沉积环境的含盐度增高.上泥盆统弗拉阶顶部至法门阶下部,分子化石丰度有所增加,分子化石类型主要由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烷、甾烷构成,其特征表明,分子化石的母体生物主要为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非光合作用的菌类.因此文中认为,F-F之交生物集群绝灭的多期性、选择性、全球性和地质学意义上的同时性是菌藻微生物繁荣、中-低纬度浅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积累的结果,是陆地生态系与海洋生态系遥相关的具体体现.简化的因果链是:晚泥盆世裸子植物、高大乔木。

关 键 词:分子化石 晚泥盆世 集群绝灭 上泥盆统 弗拉阶 顶部 类异戊二烯 法门阶 碳同位素 浅水 

分 类 号:Q931[生物学—微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