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荣祥[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出 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51-59,共9页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古汉语‘综合性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及其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03BYY020。
摘 要:“V1+ V2+O”向“V+C+O”的演变,可以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来进行分析说明。句法结构中某个成分的语义特征的变化一定在功能上有表现,反过来,功能特征发生变化,必定伴随语义特征的变化。“V1+ V2+O”演变为“V+C+O”,关键是第二个动词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这可以通过对其语义特征变化的分析加以解释和证明。上古汉语有一类“结果自足动词”(“综合性动词”之一种),这类动词具有[+自主]、[+可控]、[+终结]、[+外向]语义特征,在上古汉语里,它们在句法结构中必须与其受事成分同现,受事成分或位于其后作宾语,或位于其前作主语。只有当这类动词位于“V1+V2+O”结构的V2 位置时,“V1+V2+O”才有可能演变为“V+C+O”。这是因为到中古,这类动词在一定的句法环境中带宾语的能力减弱并逐渐消失,同时他们的[+自主]、[+可控]、[+外向]语义特征也减弱并逐渐消失。The change will be shown in the structural function if there is one change of semantic feature of certain element in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Meanwhile, the change of functional feature will accompany that of semantic feature. The key step in the evolution from “V 1+V 2+O”to “V+C+O”is the change of the function of “V 2”, which can be explained and prov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 of semantic feature.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