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鸿翔[1]
机构地区:[1]中国农科院土肥所
出 处:《土壤肥料》1989年第4期1-6,共6页Soils and Fertilizers
摘 要:我国的土壤分类从二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主要受当时美国土壤分类学派的影响.解放四十年来.中国土壤学家在学习苏联地理发生学派土壤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努力开创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五十年代后期曾在总结中国农民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农业土壤学的分类体系.六十年代以来,首先开始了地理发生学派与农业土壤学派两种分类体系的融合,后来又不断吸收了美国诊断土壤学派的长处,逐步形成了具中国特色的土壤发生分类系统。近年也有人试图在美国诊断分类学基础上融合其他学派的优点建立中国的土壤系统分类。进行学派的融合,实现土壤分类的指标化、数据化是中国土壤学家继续努力的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