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 ——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疗原则  被引量:9

Explanations to the first 10 items of Ye Tianshi’s Comments on Warm Heat from Exogenous Contra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景源[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  处:《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摘  要: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八条中论述了温热病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第九条则承上条且又对其加以补充,重点论述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强调了不同体质外感湿热邪气的治疗注意点,并对温热病与湿热病两类不同性质的温病之治疗原则分别进行了高度概括,最后还指出了温病与杂病治疗的不同.他说:"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邪?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真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关 键 词:《外感温热篇》 治疗原则 湿热病 温热病 叶天士 体质 阐释 传变规律 注意点 温病 

分 类 号:R2-52[医药卫生—中医学] R2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