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不同种植密度的探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贵生[1] 李素珍[1] 石可为 杨胜荣 潘义达 

机构地区:[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新昌县副食品公司

出  处:《浙江农业科学》1994年第2期85-88,共4页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本文探讨了白芦笋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在株距0.33m情况下,行距1.3m、1.5m、1.7m3年总产量显著高于行距1.9m的对照,并以行距1.3m的的总产量和一、二级品产量为最高;在行距1.5m情况下,株距0.30m、0.35m比株距0.40m(对照)的产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在行距1.5m、株距0.33m情况下,双行种植比单行种植产量也有提高趋势,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增加幅度逐年减少。适当密植能提高产量的基本原因在于株高和分枝数的增加。

关 键 词:种植密度 产量 石刁柏 

分 类 号:S646.604[农业科学—蔬菜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