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城市水业发展模式之我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永荣[1] 韩晓霞 

机构地区:[1]青海省水利厅 [2]西宁市防汛办

出  处:《青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24-26,共3页Qinghai Economic Research

摘  要:随着我省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人口的急剧增长及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普遍关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紊乱、水旱灾害频发、人居环境演变等因素不仅关系到城市今后发展的命运,而且还关系到周边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西宁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1m3,目前开发利用程度已达74.7%,城市发展用水全凭开发周围县域内的水资源来支撑;地处内陆河流域西端的格尔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地表水总量只有3,758亿m3,与现今矿产资源开发猛增的需水势头不相适应;德令哈市人口年以12,8%速度递增,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年递增速度只有9,6%。加之水环境污染威胁与日剧增,

关 键 词:发展模式 城市水业 “十一五”期间 水资源开发利用 青海 环境承载能力 矿产资源开发 城市发展 环境污染 水资源短缺 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模 经济总量 生态系统 水旱灾害 环境演变 周边地区 利用程度 格尔木市 德令哈市 后发展 

分 类 号:F426.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