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陆丕能[1]
出 处:《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第5期201-204,238,共5页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
摘 要:1.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动脉壁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动脉壁内皮细胞有调节血管张力、血管通透性、抗血栓形成及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等重要生理功能.受损伤的内皮细胞发生功能改变和渗透性增高,血液中的单核细胞粘附在内皮细胞损伤处进入内皮下,吞噬脂质成为泡沫细胞,形成脂肪条纹.血小板聚集并粘附于内皮的损伤处.吞噬细胞、内皮细胞及粘附于内皮细胞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刺激平滑肌细胞进入内膜并增殖,脂肪条纹变成纤维斑块,损伤的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血浆中的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更多地进入内膜,导致动脉粥样硬化.70年代以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能逆转,近年来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给予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或使用降脂药及其他药物治疗后,斑块可明显消退.动脉粥样硬化逆转或消退即斑块体积的缩小,近年的概念还包括病变血管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的改善.
关 键 词:动脉粥样硬化(AS) 血脂干预 逆转 内皮细胞损伤 单核细胞粘附 形成过程 血管通透性 抗血栓形成 病理过程 始动因素 内皮损伤 血管张力 生理功能 活性物质 功能改变 细胞发生 泡沫细胞 脂肪条纹 动脉壁 渗透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