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英杰[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
出 处:《电子财会》2005年第5期11-13,共3页
摘 要:美国会计学家泽夫(Zeff)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指出:“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行为……,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不同主体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从现实的角度看,一系列会计信息的失真,无论国际上的安然、世通还是国内的银广厦、郑百文都导致了人们对会计“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门管理工具的深思。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的背后有众多的因素驱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会计方法选择空间存在较大的弹性,致使作为逐利的经济人有机会操纵会计数据,使本应客观反映经济过程的会计成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关 键 词:经济后果 会计方法选择 实证分析 弹性 会计信息的失真 会计造假事件 利益最大化 会计报告 会计学家 决策行为 管理工具 选择空间 会计数据 经济过程 投资者 债权人 郑百文 经济人 企业 学说 受益 安然 国际 国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