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树人[1] 张雁[1] 谢庆[1] 李灼亮[1] 余宙耀[1] 孔祥平[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全军肝脏病中心,广东省广州市510600
出 处:《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第7期897-899,共3页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
基 金:广东省第五批重点科技项目;No.99MO4811G
摘 要:目的:探讨HBsAg冲击致敏的自体DCs及其诱导的HBsAg特异性CIK细胞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HBsAg特异性CIK细胞治疗组(特异性CIK组,23例),拉米夫定组(LAM组,17例)和干扰素组(IFNα2b组,13例),所有病例均按标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一步培养诱导成为HBsAg冲击致敏的DCs及HBsAg特异性CIK细胞,分别经皮下和静脉回输.另选LAM和IFNα2b常规治疗作为对照.观察HBV标记物、肝功能的变化和毒副作用,治疗结束后随访.结果:自体HBsAg冲击致敏的DCs及其诱导的HBsAg特异性CIK(细胞可促进CHB患者HBeAg和HBVDNA阴转,HBeAg/HBeAb的血清转换,肝功能的恢复,疗效高于拉米夫定治疗组(P<0.05),与干扰素治疗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sAg冲击致敏的DCs及其诱导的HBsAg特异性CIK细胞对CHB有治疗作用,有临床应用前景.
关 键 词:HBSAG 慢性乙型肝炎 CIK细胞 冲击致敏 治疗作用 DCS 自体 HBeAg/HBeAb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BV标记物 IFNα2b 临床应用前景 拉米夫定 特异性 DNA阴转 治疗组 研究对象 标准诊断 常规治疗 静脉回输 毒副作用 血清转换 干扰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