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效价测定中几种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琦[1] 云志宏[1] 刘大英[1] 

机构地区:[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0050

出  处:《中国输血杂志》1994年第3期132-134,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摘  要:作为PCC活性检测,国际上通常直接测定其所含Ⅱ、Ⅶ、Ⅸ、Ⅹ四种因子的活性,但目前国内尚不具备分别缺Ⅱ、Ⅶ、Ⅸ、Ⅹ因子的基质血浆,所以难以实现。199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收载了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效价测定法,即血浆当量法(PE法)。该方法是限量法,其测定结果只能表示PCC中所含凝血因子的总活性,大体上能纠正基质血浆的凝血缺陷,使之恢复至与标准血浆的凝血活性“相当”而已。因此,PE法测PCC效价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比较了含肝素样品的中和法和稀释法、不同来源的凝血活酶和不同样品稀释液对效价测定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关 键 词:凝血酶原复合物 PCC 效价 测定 

分 类 号:R392-33[医药卫生—免疫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