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木宏[1] 郑范[1] 陆钧[1] 肖尚斌[1] 颜文[1] 陈忠[1] 向荣[1] 韦刚健[2] 张兰兰[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 [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出 处:《科学通报》2005年第7期684-690,共7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2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76024);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0078500);科学技术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3DEA6N041)的资助.
摘 要: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NS93-5柱中的沉积物高精度粒度特征,结合微体古生物类群的实验统计结果以及微量元素和碳酸钙含量等测试资料,讨论深海沉积物的主要粒级指标及其与微体古生物化石壳体组成和陆源输入的关系,为揭示深海沉积物的基本组成特征及其指示的古海洋环境做了新的探索.结果显示:深海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一定程度反映了物源属性与组成结构,各个粒级指标的大小范围含量与对应的微体古生物类群丰度和陆缘指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2μm粒级代表陆源物质和>5μm粒级主要由各类微体古生物壳体所构成(火山灰夹层除外),中值粒径(MD)可作为微体生物的古生产力或古生态动力特征的参考替代性指标.这些粒级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古海洋生态的重要特征,表明晚更新世以来南海西南陆坡区的微体生物发育与陆源输入呈负相关关系,且与冰期和间冰期的全球气候变化不完全对应,而是表现了该海区的特殊性.
关 键 词:古环境意义 粒级 物源 陆坡 西南 南海 深海沉积物 全球气候变化 粒度特征 生物类群 相关关系 激光粒度仪 碳酸钙含量 微体古生物 古海洋环境 替代性指标 测试资料 微量元素 组成结构 组成特征 生物壳体 陆源物质 海洋生态
分 类 号:P53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