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雄汉[1] 谭文峰[1] 刘凡[1] 黄巧云[1] 刘祥文[2]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70 [2]中国地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武汉430074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5年第4期340-351,共12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03009;40101017);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批准号:2002050411)资助项目
摘 要:水钠锰矿(birnessite)是表生作用中含锰矿物岩石风化和氧化较为常见的产物.在碱性介质中,以O2氧化Mn(OH)2合成单相水钠锰矿,结合快速X射线衍射(XRD),粉晶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衍射(ED),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AX),红外光谱(IR),化学组成分析等方法和相关氧化锰矿物的Eh-pH平衡关系对该反应过程和水钠锰矿的生成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该反应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黑锰矿(Mn3O4,hausmannite)和六方水锰矿(β-MnOOH,feitknechite)的形成阶段,(2)黑锰矿和六方锰矿转化为布塞尔矿(buserite)阶段,(3)布塞尔矿生长阶段,(4)布塞尔矿转化成水钠锰矿阶段;氧化过程中,布塞尔矿按两种途径由中间产物溶解后重新结晶生成,矿物转化受其表面溶解O2浓度决定的Eh值控制.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水钠锰矿在碱性介质中的形成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水钠锰矿的合成,改性和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也具有实际意义.
关 键 词:水钠锰矿 碱性介质 生成途径 透射电子显微镜 化学组成分析 反应过程 X射线衍射 X射线分析 氧化锰矿物 岩石风化 表生作用 电子衍射 能量色散 红外光谱 平衡关系 实验条件 形成阶段 生长阶段 氧化过程 中间产物 形成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