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常宏[1,2] 张培震[3] 安芷生[1] 王旭龙[1] 强小科[1] 符超峰[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科学通报》2005年第9期912-917,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4CB720200);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40402016,4020200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科学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人教字[2002]118号)资助.
摘 要:昆仑山北坡鸭子泉河流阶地系列是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地貌标志. 阶地地貌及沉积学研究证明其为构造成因阶地, 是青藏高原北部构造隆升过程中河流阶段性下切作用形成的. 通过粗颗粒石英(90~125 μm)的光释光单片再生法(SAR)及14C测年研究, 初步确定鸭子泉河各级阶地的形成年代分别约为57.5, 12.8和6.5 ka BP. 三级阶地特征及年代学研究揭示昆仑山北坡在全新世初期河流下切速率明显提高, 从12.8 ka BP开始下切速率平均值由0.43±0.08 mm/a突变为1.59±0.69 mm/a, 显然, 全新世之初昆仑山开始较为强烈地隆升.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的阿尔金断裂构造运动也存在本次变化, 但其隆升速率明显大于昆仑山, 这种差异表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地表隆升和地壳增厚有大于其内部的趋势.
关 键 词:昆仑山 鸭子泉 气候 地质构造 光释光 青藏高原 板块
分 类 号:P542.1[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