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亮[1] 李英年[1] 赵新全[1] 徐世晓[1] 唐艳鸿 于贵瑞[3] 古松[1] 杜明远 王勤学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1 [2]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4]日本农林环境技术研究所
出 处:《科学通报》2005年第9期926-932,共7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X-程项目(编号:KZCX1一SW一01—01A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4125o1);中日合作“亚太地区环境创新战略计划(APEIS)”;“温带高山草原生态系统碳素动态和温暖化影响研究”资助.
摘 要:采用涡度相关观测技术系统, 于2003年7月1日~2004年6月30日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3种植被类型(矮嵩草草甸、金露梅灌丛草甸和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CO2通量进行观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 嵩草草甸、灌丛草甸和沼泽化草甸CO2最大吸收率分别为16.78, 10.42和16.57 mmol/m2·s; 最大CO2排放率分别为8.22, 7.73和18.67 mmol/m2·s; 嵩草草甸和灌丛草甸一年从大气中分别吸收CO2 282和53 g/m2, 而沼泽草甸一年向大气排放CO2 478 g/m2. 证明青藏高原嵩草草甸和灌丛草甸比C4草原和一些低海拔草原和森林具有一个较低CO2吸收和排放量潜能, 而沼泽化草甸具有一个较高的排放潜能, 揭示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不同植被类型的碳源/汇的明显差异, 主要是由植物光合能力不同和土壤呼吸差异引起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