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南平[1] 李翠昌[1] 吴卫萍[1] 连惠红[1]
出 处:《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第3期185-186,共2页Journal of Clinical Pediatrics
摘 要:近年来有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研究进展较快, DIC是以广泛内凝血被激活为特征,引起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以致中小血管被血栓闭塞,影响各器官的血液供应,产生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的紊乱而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获得性综合征 [1]. DIC是危重儿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约占 ICU住院患儿的 7.8% [2].以往认为危重儿合并 DIC预后差,病死率高达 40%以上,近年来文献报告提示:危重患儿并发 DIC,若能在 DIC的早期(高凝期)给予抗凝治疗,预后大有改善,病死率下降,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强调 DI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关 键 词:危重患儿 DIC 治疗进展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多脏器功能衰竭 血流动力学 严重并发症 纤维蛋白 血栓闭塞 中小血管 血液供应 性综合征 住院患儿 文献报告 抗凝治疗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危重儿 病死率 ICU 预后差 国内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6.15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