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非均衡经济理论看我国失业问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海丽[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

出  处:《经济论坛》2005年第11期44-45,共2页Economic Forum

摘  要:一 近来读了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的<市场非均衡经济学>和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柯廷顿等著的<开放经济非均衡宏观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中的非均衡理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该理论为长期处于分离状态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基础.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不可能在"真空"中获得均衡存在的条件,尽管一般均衡理论的数理逻辑是相当优美的,但是它的许多假定是不现实的.价格调整是需要时间的,交换可能发生在错误的价格上,产生实际的供求差异,因此数量约束和数量调整是不可避免的.由此,非均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就不可避免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非均衡理论发展很快,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领域中不可等闲视之的理论分支,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运用他们的分析方法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具有更大现实意义.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贝纳西、马林沃德、米勒鲍尔和波茨等人.

关 键 词:非均衡经济理论 失业问题 宏观经济学 非均衡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 经济学家 经济非均衡 非均衡理论 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社会科学 数理逻辑 价格调整 数量调整 贝纳西 开放 约翰 市场 卡尔 美的 供求 

分 类 号:F241.4[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