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γRb和Clq抗体的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雨振[1] 王红梅[1] 李建国[1] 凌欣[1]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

出  处:《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年第3期217-21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ec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b及血清Clq抗体的表达在SLE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41例SLE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FcγRb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Clq抗体采用ELISA法测定,FcγRb和Clq抗体的表达,分别与抗核抗体(ANA)、dsDNA抗体及SLEDAI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SLE患者外周血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FcγRb的表达均减少,以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血清Clq抗体水平明显增高,FcγRb和Clq抗体与ANA、抗dsDNA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FcγRb与Clq抗体呈低-中度负相关。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cγRb表达缺陷和血清Clq抗体水平升高,使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功能下降,在SLE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FcγRb和Clq抗体是判断病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关 键 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Fc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单核细胞 ELISA法 发病机制 淋巴细胞 抗体水平 SLE 流式细胞仪 相关性分析 免疫复合物 粒细胞 抗核抗体 负相关 表达 血清 患者 正常人 ANA 正相关 活动性 测定 评分 

分 类 号:Q78[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TN405[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