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A型花岗岩中的富钍锆石:矿物学研究与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磊[1] 王汝成[1] 陈小明[1] 邱检生[1] 王德滋[1] 

机构地区:[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出  处:《科学通报》2005年第10期1016-1023,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4022l3Ol,40272036和40025209).

摘  要:浙江桃花岛、青田和山东崂山A型花岗岩是中国东部沿海三个典型的燕山期碱性A型花岗岩体.利用电子探针对这些花岗岩中锆石的内部结构和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所观察到的锆石颗粒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显著富钍,ThO2含量大于1%,最高达10.1%,超过了前人实验获得的锆石中钍的溶解极限值(ThO2=5.5%±2.5%),且ThO2/UO2>2,而另一部分则贫钍,ThO2含量小于1%,但该区域以包含微米级钍石包裹体为特征,并常伴有微小的孔洞.同时进行的初步对比研究发现,铝质A型花岗岩中的锆石ThO2含量一般小于1%,ThO2/UO2<2,并且不含任何钍石包裹体.锆石成因矿物学特征表明,富钍锆石可以看作为碱性A型花岗岩的标志性副矿物之一.锆石的富钍性源于其原始岩浆,预示其深源特点.因此,碱性A型花岗岩中高度富钍锆石形成于深源、高温、富钍岩浆的早期结晶阶段;岩浆分异至晚期出现流体相富集,富钍锆石受到流体作用发生溶解重结晶作用,导致低钍锆石和钍石包裹体共生现象.

关 键 词:锆石 碱性 岩石学 铝质A型花岗岩 O2含量 成因矿物学 重结晶作用 包裹体 花岗岩体 东部沿海 矿物成分 内部结构 电子探针 对比研究 岩浆分异 流体作用 共生现象 燕山期 极限值 钍石 微米级 特征表 副矿物 标志性 中高度 

分 类 号:P588.1[天文地球—岩石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