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生物工程学院,成都610059
出 处:《材料导报》2004年第F10期266-268,262,共4页Materials Reports
摘 要:掺杂和表面改性是稳定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结构、改善其电性能的有效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正极材料掺杂与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镍系和锰系正极材料掺杂与表面改性对其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并从促进Li^+、电子传递和稳定结构2个方面进行了归纳,认为今后研究掺杂的重点应放在掺杂元素的选择、掺杂离子在晶体中的分布、掺杂离子价态的变化、掺杂离子相互间协同作用机理等方面。而表面改性将向着研究更为稳定的、Li^+透过率更高的薄膜方向发展。
关 键 词:表面改性 研究进展 锰系正极材料 协同作用机理 LI^+ 掺杂离子 材料结构 电池正极 有效方法 稳定结构 电子传递 掺杂元素 离子价态 电性能 锂离子 国内外 透过率
分 类 号:TM912.2[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TG174.444[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