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暗色致病真菌的耐热实验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柴宝[1] 刘军[1] 吕桂霞[1] 沈永年[1] 陈伟[1] 刘维达[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出  处:《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第6期450-451,共2页China Journal of Leprosy and Skin Diseases

摘  要:观察并记录经37℃、45℃、55℃处理10、30、60min后裴氏着色真菌、紧密着色真菌、疣状瓶霉、卡氏枝孢霉、皮炎外瓶霉、甄氏外瓶霉、假阿利什菌、链格孢和孢子丝菌在沙氏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所有受试菌种的菌悬液经37℃、45℃不同时间处理后再培养的生长情况未受影响;在55℃处理后除皮炎外瓶霉、链格孢外其余菌种在55℃不同时间处理后生长均受不同程度影响。可通过耐热试验来鉴别皮炎外瓶霉与甄氏外瓶霉;局部温热引起的局部血循环加速,血管扩张,局部细胞因子释放、各种效应细胞等可能也参与了对着色真菌及其它几种常见深部致病真菌的杀灭过程。

关 键 词:致病真菌 耐热实验 皮炎外瓶霉 甄氏外瓶霉 裴氏着色真菌 细胞因子释放 不同时间 卡氏枝孢霉 沙氏培养基 局部血循环 孢子丝菌 不同程度 耐热试验 局部温热 血管扩张 效应细胞 链格孢 生长 菌悬液 再培养 菌种 

分 类 号:R519[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