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白星病的病原特性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峥嵘[1] 

机构地区:[1]湖南省农业厅外经中心,410005

出  处:《贵州茶叶》2005年第2期7-8,共2页Journal of Guizhou Tea

摘  要:茶白星病(Phyl losticta theaefotia Hara),在全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特别在高山茶场的春茶期发生较重。此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茶树感染后,新梢生长不良,芽重减轻,叶片容易脱落,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者可造成50%以上的减产,甚至片叶无收,而且发病芽叶制成的干茶,冲泡后叶底布满星点小斑,茶汤味极其苦涩,汤色浑暗,破碎率较高,并有矿物质臭气,饮用后肠胃还有不适之感,对成品茶品质影响极大,严重阻碍高山茶区名优茶的生产和发展。

关 键 词:茶白星病 病原特性 防治 症状 发病规律 

分 类 号:S435.711[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