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测量腰间盘突出物大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廉智[1] 郝国严[1] 傅国英[1] 田秀立[1]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202医院

出  处:《现代康复》1997年第1期33-35,共3页Modern Rehabilitation

摘  要:在临床工作中,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常有争议,本文通过测量8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CT片上突出物矢状径的大小并计算其与椎管矢状径的化值。指出,突出物矢状径的测量值提示腰间盘脱出病变的程度,椎管矢状径的测量值反应患者个体椎管状态,二者的比则揭示临床症状的轻重。初步认为:在脱出物矢状径小于5mm,其与椎管矢状径比值小于25%时,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可采取保守治疗。上述两值大于9mm及50%时,患者临床症状严重,应采取手示治疗。本文还强调在实际工作中仍应以临床表现为主导,综合制定具体病例的治疗方案。

关 键 词:CT 测量 腰间盘突出物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分 类 号:R681.53[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