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顾伟[1] 刘国坤 任斌[2] 吴德印[2] 顾仁敖[1] 田中群[2]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化学系,苏州215006 [2]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出 处:《中国科学(B辑)》2005年第3期200-205,共6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B)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9873033;200212和90206039)
摘 要:利用电化学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方法研究了咪唑和钴电极的相互作用. 分析并指认了不同电极电位下咪唑溶液中钴电极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发现随电极电位的变化, 在钴电极表面存在三种表面物种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 在较负电位(-1.2~-0.9 V)区间, 咪唑在钴电极表面以吸附物种为主, 随电位正移, 吸附取向由通过吡啶N垂直吸附逐渐向C2=N3双键倾斜; 在较正电位区间(-0.8~-0.7 V)内, 吸附咪唑的信号逐渐减弱乃至消失, 而钴和咪唑的络合物信号逐渐增强; 开路电位(-0.6 V)下出现很强的钴的氧化物谱峰. 同时, 文中比较了钴电极表面在空白溶液和加入咪唑后的溶液中的极化曲线, 发现咪唑对钴电极的缓蚀作用较为明显. 该研究结果表明, 联合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方法使得人们可以从分子水平上了解表面物种和电极表面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关 键 词:拉曼光谱技术 电极表面 电化学方法 咪唑 缓蚀行为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电极电位 相互作用 表面物种 钴电极 相互转化 吸附物种 吸附取向 开路电位 极化曲线 研究结果 缓蚀作用 分子水平 溶液 谱方法 络合物 氧化物 区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