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提取物的体外抗真菌作用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炳华[1] 刘素辉[1]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乌鲁木齐市830054

出  处:《新疆中医药》2005年第3期10-12,共3页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检测大蒜提取物蒜氨酸,蒜酶及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絮状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最小抑真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fungal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真菌浓度(minimalfungicidalconcentration,MFC);观察其体外抗真菌作用。方法:采用沙保培养基(SabouraudDextroseAgar,SDA)液体稀释培养法和琼脂平板稀释培养计数菌落法分别测定蒜氨酸,蒜酶及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絮状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白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和MFC。结果: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红色毛癣菌的MIC为1∶256,MFC为1∶128;絮状毛癣菌的MIC为1∶256,MFC为1∶128;石膏样小孢子菌的MIC为1∶512,MFC为1∶256;犬小孢子菌的MIC为1∶512,MFC为1∶128;白假丝酵母菌的MIC为:1∶128,MFC为1∶64;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512;MFC1∶256。结论:蒜氨酸仅对白假丝酵母菌有抑制作用,对其它试验菌无抑制作用;蒜酶对所有试验菌均无抑制作用;蒜氨酸和蒜酶复合物则具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

关 键 词:体外抗真菌作用 大蒜提取物 石膏样小孢子菌 白假丝酵母菌 红色毛癣菌 犬小孢子菌 新生隐球菌 酶复合物 抑制作用 蒜氨酸 MFC MIC 琼脂平板 试验菌 蒜酶 抑真菌 培养基 培养法 浓度 稀释 

分 类 号:R285[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